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八面廉风
【科普知识宣传】科学家设计出新型“活材料”
信息来源:科普中国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稿时间:2018年12月14日  ‖  查看1558次  ‖  

   生物膜、贝壳、骨骼组织等天然生物系统,能根据环境信号形成多功能、多尺度的生物与非生物成分集合体,比如骨骼,就是由矿物质、活细胞及其他物质组成的矩阵。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们受这些天然材料的启发,合成出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的活性生物材料。其中的活细胞能对环境起反应,产生复杂的生物分子,非生物材料能导电或发光。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自然-材料学》(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给细胞编程,“诱骗”细菌细胞产生生物膜,这种生物膜能和金纳米粒子、量子点结合在一起。实验所用的细菌是大肠杆菌。这种细菌能产生生物膜,生物膜中含有一种叫做“螺旋纤维”的淀粉蛋白,帮大肠杆菌附着在物体表面。每根淀粉纤维都是由相同的亚单位 CsgA 不断重复构成的蛋白链, CsgA 上还可以附加肽(蛋白质片段),这些肽能捕捉非生物材料,如金纳米粒子。

  研究人员利用诱导基因线路和细胞通讯线路,让细菌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不同类型的螺旋纤维,控制生物膜的性质,造出金纳米线、传导生物膜、量子点生物膜、具有量子力学性质的微晶体等。

  他们先让细菌细胞丧失自然产生 CsgA 的能力,然后用一种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比如在有 AHL 分子的条件下,才能产生 CsgA 的转基因线路来代替,这样调节细胞环境中的 AHL 数量就能控制螺旋纤维的产生。

  然后,他们改变大肠杆菌细胞,让它们能在有 aTc 分子时产生附加了肽的 CsgA ,这些肽构成了组氨酸。这两种转基因细胞能在一个群体中生长,改变 AHL 和 aTc 数量,就能控制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两种分子同时存在时,生物膜中包含了加组氨酸和不加组氨酸的 CsgA 链两种成分。如果加入金纳米粒子,附加组氨酸就能“抓住”它们,形成一行行的金纳米线和能导电的网络。

  要在螺旋纤维中添加量子点,研究人员会改变细胞,让它们能产生附有SpyTag的螺旋纤维,而在量子点上涂一层 SpyCatcher(SpyTag 伴侣),它们就会结合在一起。这些细胞还能和产生组氨酸纤维的细菌一起生长,这样材料中就能同时含有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这种“活材料”只是简单示范。它们在未来能源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蓄电池、太阳能电池,还能给生物膜涂上一层酶,催化分解纤维素,把农业废弃物转变为生物燃料,其他潜在应用还有诊疗设备、组织工程支架等。


                   
上一篇: 冯志礼在集体约谈巡视整改不到位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时强调把巡视整改落实 落细落小落到位
下一篇: 穿过生命的芬芳 ——追记大关县纪检监察干部王秋婷
    返回顶部↑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主办:中国共产党双江自治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双江自治县监察委员会 
地址:双江自治县行政服务中心四楼  举报:0883-12388  邮箱:sjjwbgs@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92502000107号  备案号:滇ICP备14004912号  技术支持:临沧腾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