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到小忙糯下乡,看望“亲戚”李兴才。记不清是第几次来了,每次都有新感受,望着猪圈里三头肥猪,我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绕过鸡群,径直走进客厅,李兴才突然从里屋跳出来,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摇。一条胖胖的小黄狗围着我俩转,不停地发出低鸣声。递烟、倒酒、泡茶,一套程序完成后,李兴才笑咪咪对我说,原来定的“小目标”已经实现了。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电视看,出门能用手机上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实在。是啊,这是党的光辉照耀边疆,全民脱贫攻坚的成果。
我和李兴才认识,是因他是我脱贫挂钩的“亲戚”。那时的小忙糯,没有人能说出谁家最富有,但却能一致公认李兴才最穷。李兴才是一位手脚不同程度残疾的贫困户,由于享受国家低保政策,李兴才像一根滕幔紧紧吸附在低保这棵“大树”上,成天游手好闲,东串西颠,都忘记了自己承包林地的存在。
作为挂钩干部,第一次到李兴才家时的景象,我记忆犹新。村中道路下一间十多平米的石棉瓦房,看似东南西北都通风,这就是李兴才的住房。屋内一角,三颗石头支起一口小锅,冒着热汽的小锅内漂着几个红薯;火塘边的三块木板上,一条破棉被和脏烂的衣服混杂一起,不时发出异味,不满半袋子米和几个洋芋盘踞屋角。一阵阵心痛,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针对问题和实际,我从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出发,解决他身体上的懒,同时让他参与建房盖屋,解决他思想的惰。生产上种植包谷为主,打散零工为辅,增加收入。慢慢地,李兴才思想有了转变,开始尝试着养起了鸡,随后又慢慢喂起了猪。
随着新房建成,包谷收获,茶叶采摘,李兴才经济有了起色,日子逐步好了起来。李兴才觉得,只要人勤快,生活会越过越好。他时常对人讲,共产党一心为我们好,我们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就是边疆人民的心声。
一声“吃饭了”的招呼声,把我拉回现实,走出主屋,看到厨房小桌上,摆满了鸡肉、猪肉,一些翠绿的自产蔬菜也端上了桌。李兴才热情地招呼客人入座,他高兴地端起一杯酒,对大家说,我有一个小目标:尽快娶一个媳妇,争取家庭人丁兴旺,生活红红火火。
我坚信,李兴才的“小目标”一定能够尽快实现,我期待着。(李双福)